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嫁妆 >> 嫁妆优势 >> 正文 >> 正文

知否原著盛紘用媳妇儿嫁妆的男人永远抬

来源:嫁妆 时间:2023/11/2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m.39.net/news/a_6010333.html
《知否》原著,关于嫁妆有这样一段描述,林姨娘娇滴滴地对盛紘:“紘郎好脾气,太太既嫁过来了,她的陪嫁自也是盛家的,几个哥儿姐儿都叫太太一声母亲,她怎么也不能太偏了呀!”盛紘马上从温柔香里跳起来指责到,偏不偏的另当别论,只有那没出息的男人才整日惦记女人的嫁妆,我那连襟当初也是三代官宦的名门出身,就是用了王家的嫁妆,如今在王家面前都抬不起头来。我虽然不如他家事好,但也绝对不做那样丢人的事,太太的嫁妆她爱给谁就给谁,不爱给百年以后就都送回王家去,反正我是一个子儿也不会动的。顾家拼命地抹杀白氏,就是因为他们挪用了白氏嫁妆的80万两银子,怕说出去丢人。还因这事让顾廷烨那住了把柄,最后被分家出去。《知否》原著里,林姨娘见华兰出嫁有十里红妆和个大箱子、丰厚的田产、庄子的嫁妆就眼红,想让盛紘给墨兰也准备这么多嫁妆,盛紘就说华兰的嫁妆不是他一个人添置的,有铂爵府的聘礼、大娘子、老太太的添妆和他给的嫁妆四部分组成,这里面大娘子当年的陪嫁甚丰,华兰又养在老太太跟前,她的嫁妆自然不会少。墨兰是自己的骨血,他自己这份自然不会少,但大娘子和老太太要添置多少他也管不着。由此可见,嫁妆是女人的私产,夫家擅自挪用会吃官司,被舆论笑话。《知否》里,姑娘们出嫁到底有多少嫁妆?宋朝是厚嫁,一个女子的嫁妆一般有五部分组成:一,夫家的聘礼,二,娘家公中的份例,三,女子母亲的添妆,四,父亲的添妆,五,其他人的添妆。当时的女子嫁人拼得绝对是娘家的财力,要是没有丰厚的嫁妆傍身,在婆家就会抬不起头来。盛老太太正是靠着侯府的家底在丈夫过世后哪里有钱扶持庶子考科举、打点官场、攀上王家这门太师亲家。北宋著名的大臣范仲淹作为一品大员也为女儿的嫁妆犯愁,当时他给自己的家族定了个规矩,在嫁女儿的时候,一定要出30贯的嫁妆,男子娶妻要20贯钱,折合成人民币20贯相当于8万,而30贯就是12万,当时嫁女就需要12万。宋朝的大文学家苏辙同样为嫁女儿而发愁,苏辙嫁女儿不惜老本儿,为了置备好女儿的嫁妆竟然把河南家里面一块最好的地产给卖了,除了卖地以外,苏大诗人还从家里拿出来九千四百缗(min),折合成人民币近万呢!嫁一个女儿万。一般人家连女儿都嫁不起,更不存在像现在的买女儿一说,嫁个女儿娘家一分钱没捞着,还得倾家荡产的陪嫁。不过那时候女方的嫁妆算是自己的私产,夫家明面上是动不得的,要用需要女方同意,不然是要吃官司的。像华兰刚开始管家的时候常常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后来不管家了,婆婆让她拿自己的嫁妆贴补小姑子,公公和丈夫纷纷把婆婆骂个狗血淋头,一方面是因为娘家官运亨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怕吃官司。还有顾廷烨的母亲白氏的嫁妆被婆家挪用了,他父亲在临死之前还是交代把剩下的钱都还给了他。我们现在结婚也有彩礼和陪嫁一说,但很多男人反感彩礼,觉得女方要彩礼就是卖女儿,但凡要了彩礼的女人婚后就是婆家的私有品,嫁妆也归婆家支配,人也要为婆家当牛做马一辈子。但他们不知道从古至今的彩礼都是女子嫁妆的一部分,属于女人的私产,她们有自己支配的权利。男人用女人的嫁妆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现在都倡导男女平等,男方给彩礼、女方给嫁妆,婚后用于经营小家。只有这样才能在婚姻里经济持平,任何一方都不在卑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